100万亿美元理论上可以买下美国,但实际操作中存在法律限制、资产估值差异和政治壁垒等现实障碍。 美国国家总资产约$150万亿(含土地、基础设施、企业等),但非市场化资产(如国家公园)无法交易,且外资收购关键领域需通过CFIUS安全审查。
- 资产估值复杂性:美国经济由多元资产构成,联邦土地(占国土28%)和战略资源(如军事基地)不对外出售。私营企业市值(如苹果、微软)虽可收购,但反垄断法限制单一实体控制关键行业。
- 法律与政治壁垒:外国投资者购买农田或能源企业需州政府批准,而国防相关技术受《外国投资风险评估法案》严格管制。历史上,日本1980年代对美地产投资因政治反弹大量撤资。
- 货币与通胀影响:若真投入1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4倍),美元将因超量供应贬值,资产价格飙升,实际购买力大幅缩水。
巨额资金虽具备数字上的可能性,但国家主权、市场规则和地缘政治因素使“买下美国”仅停留在假设层面。投资者更需关注合规收购渠道与长期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