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中考迎来重大改革,涉及总分降低、科目调整、录取方式优化等核心变化。其中,总分从670分缩减至510分,考试科目从10门缩减为6门;校额到校实现全覆盖,最低录取分数线降至430分;优质高中50%以上计划定向分配至初中;普高扩招3000人,职高缩减2000人;考试时间压缩为2天。以下是改革细节的全面解读。
总分调整与考试科目变革
2025年北京中考将实行“两考合一”,即初中毕业考与高中招生考合并。考试总分为510分,仅计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六科成绩;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四科转为考查科目,以等级形式呈现。值得注意的是,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考试,物理实验操作增加10分,中考考试天数从3天减至2天,具体日期为6月24-25日。
招生政策优化与录取规则调整
优质高中50%以上招生计划指标分配至初中校,较往年进一步强化名额分配覆盖面。校额到校覆盖全市所有初中,最低录取分数降至430分,但需符合所在学校条件并参与校内竞争。跨区招生持续收紧,仅允许部分优质高中、城乡一体化高中有限编制跨区计划,民办高中原则上不跨区。提前招生(贯通项目等)和统一招生均增设志愿数量,分别设8个和12个志愿,增加考生选择机会。
考试流程与报名政策细化
回户籍报考考生需5月9日前申请,20日前向户籍区办理确认。特长生需通过外语能力测试(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项目全市招生且突出职普衔接。加分公示于7月28日发布,7月13-17日志愿填报,7月中旬至8月上旬完成录取。体检结果5月在线查询,职业高中和中专等机构可全市自主招生,重点服务不同区域生源需求。
职高与普高调整及多元录取试点
普高招生总规模计划增加约3000人至8.5万,而职高缩减约2000人至3.3万,突出“普职协调发展”导向。东城、西城开启部分高中登记入学试点,打破传统分数门槛。职业高中计划增设综合高中班试点,推动职教与普教“立交桥”建设,打通中高职衔接与本科贯通培养路径。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深化,中本贯通项目扩大招生范围,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整体而言,2025年中考改革聚焦教育公平与资源均衡,优化升学路径适配产业需求。考生需关注志愿填报时间、校额到校条件及多路径升学机会,家长则应提前规划升学策略,利用新政策提升录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