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病毒确实可以通过WiFi传播,尤其是当设备连接了不安全的公共网络或路由器存在漏洞时。恶意软件可能利用WiFi热点窃取数据、植入病毒或劫持设备,但用户通过安全设置和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风险。以下是具体传播方式和防护建议:
-
不安全的公共WiFi风险
开放网络(如咖啡厅、机场的免费WiFi)容易被黑客伪造同名热点,诱导用户连接。一旦接入,攻击者可监控流量、注入恶意代码或推送伪装成更新的病毒文件。 -
路由器漏洞利用
未及时升级固件的路由器可能存在漏洞,黑客可远程入侵并篡改DNS设置,将用户引导至钓鱼网站或自动下载病毒。部分病毒(如“WiFi幽灵”)会通过感染路由器扩散至所有联网设备。 -
局域网内传播
若同一WiFi下的某台设备已中毒,恶意软件可能扫描局域网内其他设备的端口,通过共享文件夹或系统漏洞传播(如Android的“Stagefright”漏洞)。 -
防范措施
- 避免连接无密码的公共WiFi,必要时使用VPN加密数据;
- 定期更新手机系统和路由器固件,关闭远程管理功能;
- 安装安全软件检测网络异常,关闭“自动连接WiFi”选项。
总结:WiFi环境并非绝对安全,但主动防护能大幅减少病毒传播几率。建议优先使用移动数据或可信网络处理敏感操作,并养成定期检查设备安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