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有才能或受宠的人
“天之骄子”是一个汉语成语,适合四年级学生理解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原义
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自恃强大,自称是“天之骄子”,即“老天爷宠爱的子民”。例如《汉书·匈奴传上》中就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的记载。
-
引申义
后来逐渐泛指在某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受到众人瞩目的人,如天才、领袖或优秀人才。例如:
-
文学家、科学家等领域的杰出人士
-
国家或民族中的优秀代表
-
现代语境中也可指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如“80年代大学生”)。
-
二、使用要点
-
褒义色彩 :通常带有敬仰、赞叹的意味,如“一代天骄”指称成吉思汗。
-
对象拓展 :不再局限于特定民族,可形容个人或群体。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天才异禀。
-
反义词 :碌碌无为、平庸无能。
四、例句
“他从小就展现过人的才华,真是个天之骄子!”(强调天赋异禀)
“作为班干部,他认真负责,真不愧是班级的天之骄子。”(突出责任与能力)
通过以上解释,四年级学生可以初步理解该成语的用法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