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股投资的核心方向包括算力基础设施、AI芯片与硬件、大模型技术及垂直应用领域,重点关注英伟达、微软、拓维信息、寒武纪等龙头企业,同时可布局AI+医疗、金融等场景的潜力股。
-
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运营商(如中国移动、润泽科技)和服务器厂商(拓维信息、中科曙光)是AI发展的底层支撑。随着国产化替代加速,华为昇腾生态伙伴(如拓维信息)及液冷技术领先企业(中科曙光)值得关注。
-
AI芯片与硬件:英伟达仍是全球AI芯片霸主,但国产替代标的如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海光信息(深算二号)因政策扶持和技术突破具备长期潜力。边缘计算领域(首都在线)受益于5G和物联网普及。
-
大模型与核心技术:开源模型Qwen3、DeepSeek(训练成本仅为GPT-4的1/10)推动国产替代,腾讯混元、华为盘古大模型在金融/制造领域渗透率超40%。相关生态企业(如软通动力、赛意信息)同步受益。
-
应用场景落地:
- 2C端:金山办公(WPS AI)、万兴科技(视频工具)用户增长显著;
- 2B端:汉得信息(AI中台)、鼎捷软件(工业质检)提升企业效率;
- 多模态AI:云从科技(昇腾一体机)、拓尔思(金融多模态平台)技术领先。
-
风险与策略:技术迭代(如量子计算)和政策变化可能引发波动,建议通过ETF(如Global X Robotics & AI ETF)分散风险,或聚焦业绩稳定的中游技术层(云计算指数)。
总结:AI科技股需结合技术壁垒、政策红利及商业化进度筛选,短期关注算力与芯片,长期押注应用层创新。避免追高泡沫化标的,优先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