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高考难度预计保持“全国第7”的困难模式,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但试题难度相对稳定。核心挑战来自百万考生规模与名校资源短缺的矛盾,以及赋分制下中等分数段竞争白热化,但命题趋势延续新高考I卷的灵活性与跨学科特点,未出现显著难度跃升。
-
考生基数与录取压力
2025年报名人数或突破105万(含约10万复读生),本科录取率可能降至31%-32%,特招线预计小幅上涨至525分左右。省内仅3所双一流高校,高分段扎堆导致“600分难进985”现象突出。 -
命题趋势与学科难点
- 数学:应用题占比提升,侧重乡村振兴、疫情模型等现实场景建模,立体几何与概率统计综合题失分率高。
- 语文/英语:非连续性文本(图表+评论)和科技伦理、传统文化主题成重点,英语听力融入方言干扰项。
- 选科策略:物理+化学组合覆盖95%理工专业,未选者面临半数专业限制,赋分制下单科1-2分或影响全省排名数百位。
-
政策调整与应对窗口
2025年外语听力与笔试合并至6月,艺术类部分专业文化课占比提至50%。复读政策或于2026年收紧,当前成为最后窗口期,建议关注强基计划等多元录取通道。
总结:2025年山东高考“难”在竞争而非试题突变,考生需通过精准定位薄弱点(如数学建模题)、优化选科组合及利用政策红利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