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写错了字但已经签好,可以通过协商修改、签署补充协议或法律途径解决,关键在于双方达成一致并保留修改证据。
-
协商修改
发现合同文字错误后,第一时间与对方沟通,说明情况并协商修改方式。若错误不影响合同核心条款,双方可手写更正并签字确认,或在电子合同上直接修订后重新签署。 -
签署补充协议
若错误涉及重要内容(如金额、日期等),可拟定补充协议,明确修正条款并由双方签字盖章。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确保修改内容合法有效。 -
法律途径
若对方拒绝修改且错误导致重大误解,可依据《民法典》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需提供证据证明错误非故意且影响合同履行,避免被认定为恶意违约。 -
保留证据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需留存沟通记录、修改痕迹或补充协议文本,以防后续纠纷。电子合同可借助区块链等技术固化修改过程,增强证据效力。
合同文字错误并非不可挽回,及时处理并规范操作即可降低风险。建议重要合同签署前仔细核对,或委托专业人士审核,避免后续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