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使用的朗读作品共50篇,涵盖经典名篇与新增选文,包括朱自清《春》《匆匆》、老舍《北京的春节》、华罗庚《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累》等,文体多样且贴近现代语言规范。 测试时随机抽取一篇,考生需朗读前400个音节,注重发音准确性和流畅度。
-
作品来源与结构
50篇朗读作品中,4篇源自1994年版测试大纲(如《春》《匆匆》),15篇选自2003年版纲要(如《读书人是幸福人》《苏州园林》),31篇为新增篇目(如《大匠无名》《夜间飞行的秘密》)。选文多节选自中小学语文课文或白话文著作,兼顾文学性与语言规范性。 -
内容特点与分类
作品主题丰富,涵盖自然景观(《鼎湖山听泉》)、人文历史(《华夏文明的发展与融合》)、科学普及(《大自然的语言》)等。新增篇目更注重时代性,例如《一粒种子造福世界》反映科技发展,《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体现励志精神。 -
测试要求与技巧
朗读时需注意停连、重音和语速控制,避免回读或超时。例如,叙事类文章语速可稍快,抒情类需注重语调起伏。系统仅显示双斜杠前的400个音节,考生需提前熟悉全文以避免断句失误。
备考时可结合音频材料模仿练习,重点攻克多音字和易错发音,如“散金碎玉(sànjīn-suìyù)”“崎岖(qíqū)”。通过反复朗读培养语感,提升测试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