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证书最新规定明确要求非中医类别医师需通过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备注“西学中”字样或开展中医药诊疗活动,具体包括完成850学时以上培训(理论+实践)、取得省级认证证书、满足医疗机构资质要求等。各地实施细则虽有差异,但核心围绕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与规范执业管理展开。
-
培训与考核要求
需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培训,总学时不少于850学时(理论550+实践300),通过统一结业考核(含临床技能答辩与笔试)。广西、北京等地明确要求临床实践需结合专业方向,且培训机构需具备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资质。2024年10月后未及时申请备注者需重新考核。 -
证书类型与执业范围
证书分为“西学中”“西学中(中成药)”“西学中(中药)”等类别,对应不同诊疗权限。例如,仅一年制结业证书者限备注“中成药”字样,二年制证书可开展中药饮片处方或中医技术。北京、上海等地还要求执业机构需核准登记中医相关科室。 -
过渡期与豁免情形
2024年9月30日前符合条件者需在2027年底前完成备注;2019年前已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师可豁免备注,但需由医疗机构核验权限并公示。取得中医专业学历或师承出师证书者可直接申请备注。 -
动态管理与监督
医疗机构需定期评估非中医医师的中医药服务质量,卫生健康部门将加强飞行检查。培训机构若一年内被整改3次,将暂停招生资格。
提示: 医师应关注属地最新细则,如广西可通过数字平台在线申请备注,而北京强调结业证需纳入执业注册系统。系统化学习与合规操作是规避执业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