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照片修图的核心技巧在于“先调光色,后修细节”,通过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的基础调整奠定整体氛围,再针对瑕疵、构图进行精细化处理。 掌握以下5个关键步骤,普通人也能用手机轻松修出专业级照片。
-
基础曝光调整
打开修图软件(如Snapseed、醒图),优先调节「亮度」和「对比度」。过暗的照片提亮阴影部分,过曝的照片压低高光,让画面明暗均衡;适当增加对比度能强化层次感,但需避免细节丢失。 -
色彩校正与风格化
- 白平衡:修正偏色,比如阴天照片偏蓝时可调向暖色调。
- 饱和度:适度增加让色彩鲜活,但人物肤色需谨慎(建议单独用局部工具调整)。
- 滤镜选择:食物适合暖色滤镜(如“美食”模式),风景可用冷色调(如“青橙”风格)。
-
细节修复与美化
- 祛痘/去污点:用“修复”工具点涂瑕疵,背景杂乱时可用“克隆印章”复制相近区域覆盖。
- 皮肤处理:人像照片先用“磨皮”功能(强度调至30%-50%),再手动提亮眼神光和牙齿。
-
二次构图与透视修正
裁剪时遵循“三分法”或“黄金比例”,倾斜的建筑用“透视”工具拉直;广角照片边缘变形可用“镜头校正”功能修复。 -
局部强化与氛围渲染
- 局部调整:用画笔工具单独提亮面部、压暗背景,突出主体。
- 光晕/眩光:添加柔和光效(如“眩光”滤镜)能提升氛围,但避免过度。
小提示:修图前先明确风格方向(如复古、清新),每步调整幅度不宜过大;善用“历史记录”功能反复对比效果,最终导出时选择90%-100%画质避免压缩失真。记住,自然耐看比过度修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