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通过率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 1. 以实际出考人数为基准(通过率=及格人数÷实际出考人数,平均约10%-25%);2. 以报名人数为基准(通过率=及格人数÷实际报考人数,约3%-4%)。关键差异在于是否计入缺考人数,因注会考试弃考率较高,两种结果差距显著。
计算逻辑详解:
- 及格人数:单科成绩≥60分的考生数量,专业阶段需5年内通过6科,综合阶段需一次通过。
- 实际出考人数:完成考试并提交试卷的考生数,反映真实竞争水平。例如,2021年专业阶段通过率25%即基于此公式。
- 实际报考人数:包含报名但未参考者,通过率通常更低(如3%-4%),凸显备考坚持的重要性。
影响因素与数据洞察:
- 科目差异:会计、审计等科目通过率常低于税法、经济法。
- 阶段对比:综合阶段通过率(约81%)远高于专业阶段。
- 考生特征:25岁以下考生通过率较高,财经专业背景略有优势。
通过率数据需结合计算方式解读,实际出考率更能反映考试难度。备考时应关注个人复习效率,而非单纯对比通过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