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和律考不是一回事,但两者有历史沿革关系。2002年前,我国实行律师资格考试(律考),此后与法官、检察官考试合并为国家司法考试;2018年又改革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核心区别在于:律考仅针对律师行业,而司法考试/法考覆盖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等9类法律职业,且考试内容、报名条件均有调整。
-
本质差异
律考是1986-2001年选拔律师的专项考试,通过后仅颁发律师资格证。2002年司法考试取代律考,将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职业资格合并为“一考通行”。2018年法考进一步扩大范围,新增行政处罚审核、行政复议等公务员岗位要求。 -
考试内容与形式
律考满分400分(1997-1999年含10分英语),侧重律师实务;司法考试初期延续400分制,2004年改为600分制,覆盖理论法学、法律职业道德等更广领域;法考则分为客观题(300分)和主观题(180分)两阶段,新增***法治思想等内容。 -
报名条件演变
律考早期仅需大专学历,1996年后要求法学专科或本科;司法考试统一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放宽地区可专科);法考实行“新人新办法”(2018年后入学需全日制法本或非法本+3年法律工作)和“老人老办法”(2018年前入学本科不限专业)。 -
证书效力
律考证书仅用于申请律师执业,而司法考试/法考证书是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职业的通用门槛。通过法考后还需实习1年并考核合格才能申请律师执业证。
总结:从律考到法考,反映了我国法律职业资格体系的整合与专业化进程。若计划从事法律行业,需根据最新法考政策备考,并关注资格证对目标职业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