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必须
供应商年度评估是否需要现场审核,需根据企业自身要求、供应商风险等级及行业标准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否需要现场审核的判断依据
-
法规与标准要求
部分行业(如医药、食品、汽车等)的法规或标准(如ICH Q7、ISO 9001)可能要求对关键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但通常针对首次合作或高风险供应商。其他行业可能仅要求文件审核或定期报告。
-
企业风险评估
企业需根据供应商的重要性(如采购金额占比、产品风险等级)制定评估策略。例如,主要供应商或高风险物料供应商通常需要现场审核,而低风险供应商可能通过文件审核或年度复审即可。
-
供应商分类管理
-
关键物料供应商 :如直接接触产品的包材、核心原材料供应商,通常需要首次现场审核,后续可结合年度质量回顾调整审核频率。
-
普通供应商 :可先通过文件审核和定期抽样检验,无需每次年度都进行现场审核。
-
二、现场审核的核心内容
若决定进行现场审核,通常需关注以下模块:
-
仓库管理 :库存控制、物料存储条件、追溯体系。
-
生产现场 :设备维护、工艺控制、环境监测(如温湿度、洁净度)。
-
质量体系 :文件完整性、流程合规性、内部审核记录。
-
变更管理 :工艺/设备变更后的控制措施。
三、替代方案与建议
-
文件审核与数据分析
通过供应商提交的资质文件、财务报表、第三方认证等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结合历史合作数据判断供应商可靠性。
-
分层审核机制
-
首次审核 :必须进行现场审核,建立基础评估档案。
-
后续复审 :根据供应商表现调整频率,如每2年一次常规审计,重大变更后实施监督性审计。
-
-
风险预警与持续监督
通过定期抽检、市场反馈、第三方认证机构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四、总结
年度评估是否需要现场审核没有统一标准,建议企业根据自身供应链风险、行业规范及供应商分类制定个性化策略。对于高风险或关键供应商,建议首次审核与年度复审相结合;对于低风险供应商,可简化评估流程,重点关注持续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