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假表产业链屡遭重拳打击,最新案件显示制假售假仍活跃,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主要流向电商平台及东南亚市场。
-
案件规模与特点
近年广东警方破获多起特大假表案,单案涉案金额常超1亿元,犯罪团伙多采用家族式运作,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及东南亚。例如2019年中山警方查获的假表案,扣押5000余块假冒名表,涉案1.6亿元;2013年朱氏家族案更缴获9065只假表,价值1.738亿元。 -
犯罪手法与链条
团伙通常设立隐蔽仓储窝点,分工明确,从生产、组装到销售形成完整链条。部分案件涉及高仿技术,外观与正品几乎无异,消费者难辨真伪。 -
打击难点与趋势
假表销售转向线上电商和跨境渠道,隐蔽性强。警方需联合多地行动,如2013年案件即协调广东、上海、福建三地收网。
假表产业屡打不绝,消费者需警惕低价“名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