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退修后接收的概率取决于修改质量、审稿意见的针对性以及期刊的录用标准。若作者能精准回应审稿意见、提升论文逻辑与数据完整性,且研究方向符合期刊定位,则录用概率显著提高;反之,若修改敷衍或偏离核心问题,则可能被拒稿。
- 审稿意见的权重:小修(如语言润色、格式调整)通常预示高录用率(60%-80%),而大修(如补充实验、重构框架)需谨慎评估自身修改能力,成功率可能降至30%-50%。
- 期刊反馈的隐含信号:退修本身表明编辑对研究价值的基本认可,但最终录用取决于修改后的学术严谨性与创新性。例如,完全回避关键意见的稿件大概率被拒。
- 时间与竞争因素:超时未返修可能直接拒稿;若同期投稿竞争激烈,即使修改完善,录用率也可能受挤压。
提示:逐条分析审稿意见,优先解决核心争议点,必要时寻求同行或专业机构协助修改,可大幅提升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