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具有繁殖性、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和可触发性六大核心特点,它们能自我复制、破坏系统功能、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并在特定条件下激活,对计算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繁殖性:病毒通过嵌入其他程序或文件进行自我复制,感染范围呈指数级扩大。例如,感染可执行文件后,病毒会在程序运行时自动扩散到新文件中。
- 破坏性:轻则导致文件丢失或系统卡顿,重则瘫痪整个计算机。某些病毒(如CIH)甚至能损坏硬件,覆盖BIOS使设备无法启动。
- 传染性:病毒通过移动存储、网络下载、邮件附件等途径传播。一旦一台设备感染,局域网内的其他设备可能迅速被波及。
- 潜伏性:病毒可长期隐匿于系统中,等待特定条件(如特定日期)触发。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仅在周五13日发作。
- 隐蔽性:病毒常伪装成正常文件(如文档、图片)或系统程序,逃避杀毒软件检测。部分病毒会动态加密代码,进一步增加查杀难度。
- 可触发性:病毒的破坏行为依赖预设条件,如用户操作、系统时间或文件类型。这种机制使其攻击更具针对性。
提示: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避免打开可疑附件、备份重要数据是防范病毒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