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财经大学是否算名校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学校的整体排名、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学校声誉等。
学校整体评价
学校层次
- 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等。
- 学校在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46名,在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0名。
双一流建设
- 吉林财经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而是双非大学。双一流大学是指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的大学,吉林财经大学未能入选。
学科优势
学科门类
- 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开设4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
- 学校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统计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特色专业
- 学校的会计学专业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实验班是学校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 税务专业与税务系统合作紧密,就业对口率高。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
- 学校教师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评审专家等。
- 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和学科带头人,部分教授参与地方经济政策制定。
就业情况
就业率
- 学校2021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59%,2020届为90.39%,2019届为91.10%。
- 毕业生在东北地区金融、税务系统就业优势明显,本地就业率常年稳定在85%以上。
实习与就业机会
- 学校与多家企业有合作关系,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 每年举办财经专场招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学校声誉
综合评价
- 学校整体风评较好,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浓厚。
- 学校在教学、设施、师资、就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国际合作
-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5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者互派、科研合作及学生联合培养等交流活动。
吉林财经大学在吉林省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学科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就业情况良好,整体评价较好。然而,作为一所双非大学,它在国际知名度和某些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上可能不如一些双一流大学。因此,是否算名校取决于具体的评价标准和个人的期望。对于希望在东北地区就业或对财经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吉林财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吉林财经大学在吉林省内的排名如何
吉林财经大学在吉林省内的排名情况如下:
吉林省大学排名
- 总体排名:在2024年吉林省大学排名中,吉林财经大学位列第7名,是吉林省内重点建设的财经类高校。
- 财经类大学排名:在吉林省内财经类大学中,吉林财经大学排名第一,领先于吉林工商学院等院校。
全国大学排名
- 软科排名:2024年,吉林财经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第310位,较去年上升40位。
- 校友会排名: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吉林财经大学位列第247位,较去年上升3位。
- 武书连排名:2024年,吉林财经大学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86位,较去年上升3位。
吉林财经大学有哪些知名的校友
吉林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财经类高校,培养了许多在金融、财税等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校友。以下是一些知名的校友:
-
胡天伟:1992年7月毕业于吉林财贸学院会计学专业,现任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2024长春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荣誉称号。
-
杨志: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现任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成员、天津分所负责人,曾被评为“优秀***员”。
-
毕海平:1998年就读于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系国际税收专业,现任威海市逸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威海圆环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顾问。
-
曲东魁:2010年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现任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公司金融部主管、吉林省分行团委委员,曾获“优秀***员”荣誉称号。
-
周泽将: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就读于吉林财经大学会计系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本科,后获得厦门大学会计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安徽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柴思宇:2016届校友,北京读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联合创始人,曾入选吉林公费创业者计划。
吉林财经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
吉林财经大学作为吉林省属重点财经类高校,拥有多个优势专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优势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会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课程与税务师资格证考试高度匹配,就业对口率高。
- 税务:与税务系统合作紧密,全国排名靠前,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
- 金融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具有扎实金融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省级重点专业
- 统计学:与吉林省统计局共建,设有跨境电商方向的国贸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重点专业,适应全球化经济需求。
- 财务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 审计学:省级重点专业,培养具备审计理论和实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新兴交叉专业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融合财经与数据分析,适应数字化经济需求。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兴交叉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
就业情况良好的专业
- 经济学: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在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有较好的就业表现。
- 工商管理: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在各类企业中广受欢迎。
- 电子商务:适应现代商业发展趋势,就业前景广阔。
- 保险学: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就业需求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