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芬兰的气候以高纬度特征为主,但并非全年都是冬季。其气候特点可总结如下:
一、季节划分与气候特征
-
冬季(12月-次年2月)
- 严寒且漫长,全国约1/3土地位于北极圈内,属寒带气候。 - 1月平均气温-4℃至-16℃,北部地区可达-30℃以下,且常有降雪和极夜现象(最北部50天无日照)。
-
春季(3月-5月)
- 温度回升,南部地区3月底开始回暖,北部需4月底。 - 降水量逐渐增加,但整体仍较干燥,昼夜温差较大。
-
夏季(6月-8月)
- 温和短暂,平均气温16℃至25℃,南部与英国、比利时等低纬度国家相当。 - 白天时间长,南部地区夏季无极夜现象,形成“不落太阳”景观。
-
秋季(9月-11月)
- 温度逐渐下降,色彩斑斓的森林景观显著,是户外活动(如徒步、滑雪)的旺季。
二、气候影响因素
-
北大西洋暖流 :对南部及沿海地区气候有显著增温作用,使气候相对温和。
-
地形差异 :北欧地形复杂,导致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部终年积雪,南部则兼具温带与寒带特征。
三、旅行建议
-
**旅行季 :6-8月夏季,适合户外活动(如滑雪、徒步)及游览极光。
-
冬季准备 :需防寒保暖,推荐多层穿搭,并做好防雪措施。
芬兰气候以冬季严寒为主,但春季、夏季和秋季各有特色,形成鲜明季节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