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竞争激烈但前景广阔,2025年招生以人工智能专业(34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5人)为主,复试采用线下机试、笔试、面试三环节,重点考察Python编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理论及综合素养。 初试占比60%,复试占比40%,总成绩计算公式为,录取时优先参考专业核心课成绩。
1. 招生与竞争分析
人工智能专业复试线按130%比例划定,2025年上线考生44人,实际录取34人(含推免18人),竞争集中在初试高分和复试机试表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复试线参照校线,上线即入围,但推免占比高达84%,统考名额稀缺。建议考生初试目标分数至少360分以上,并提前准备Python和机器学习基础。
2. 复试核心要点
机试限时考查Python基础(参考书为《Python程序设计教程》),采用OI赛制;笔试分专业命题:人工智能考“深度学习”(参考邱锡鹏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机器学习”(参考周志华教材)。面试含外语听说测试(50分)和综合能力评估(100分),需展示科研潜力与项目经验,考官团队由7名副教授以上专家组成。
3. 备考策略优化
优先掌握《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两本核心教材的算法推导与实战案例,机试需熟练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面试需准备英文自我介绍和专业领域热点问题(如大模型优化、多模态学习),同时梳理本科科研或竞赛经历,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录取规则与风险提示
复试低于180分直接淘汰,政治审查不通过者不予录取。总成绩相依次比较初试总分、专业课2(人工智能综合/计算机基础综合)、数学成绩。注意:资格审查需携带学历证明原件,材料造假将取消资格。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科依托国家级人才团队和车企/科技公司合作资源,适合有志于工业级AI研发的考生。建议加入官方QQ群892171255获取实时动态,并关注3月底公示的拟录取名单。备考需平衡初试分数与复试实操能力,避免“重笔试轻机试”的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