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既不属于四川也不属于云南,而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独立省级行政区,简称“黔”或“贵”,与四川、云南、重庆、湖南、广西接壤。其建省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全国第13个行省,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多民族文化和“公园省”生态资源闻名。
-
地理与区划定位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西宽约595千米,南北长约509千米,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北接四川和重庆,西连云南,东邻湖南,南界广西,是西南连接华南、华中的交通枢纽。清代通过多次区划调整(如将四川遵义府划入贵州),最终形成现今省域范围。 -
历史建省脉络
贵州在明代前分属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四省边陲,永乐年间因战略地位独立设省。明初通过“改土归流”整合土司辖区,清雍正时期进一步从四川、广西划入部分区域(如乌撒府),奠定现代版图基础。名称“贵州”最早见于北宋文献,因土著首领普贵归附而得名。 -
自然与文化特色
贵州92.5%为山地丘陵,喀斯特地貌占比61.9%,拥有梵净山、黄果树瀑布等自然奇观。作为多民族聚居地,苗族、布依族等17个世居民族创造了侗族大歌、苗寨灯火等非遗文化。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避暑胜地。 -
经济与区域协作
贵州虽与四川、云南同属“云贵川”经济圈,但产业结构差异显著,以磷矿、大数据、旅游业为特色。2024年GDP达2.27万亿元,增速5.3%,并通过高速路网与周边省份紧密联动,如世界高桥北盘江特大桥连接滇黔。
提示:贵州与川滇地理相邻但行政独立,三地共同构成中国西南生态屏障与经济协作区,旅行者可串联九寨沟(川)、丽江(滇)、荔波(黔)等景点体验多元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