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学流派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涵盖不同历史阶段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
结构主义心理学
-
代表人物 :冯特、铁钦纳
-
核心观点 :以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其连接规律。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音乐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
-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 核心观点 :强调心理现象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关注音乐感知中的整体结构。1912年由德国创立,后在美国发展。
-
机能主义心理学
- 核心观点 :研究心理功能与适应环境的关系,关注音乐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0世纪初兴起,与构造主义形成对比。
-
精神分析派
- 核心观点 :从潜意识角度分析音乐创作与体验,强调情感、欲望等内在因素对音乐的影响。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创立,后影响音乐心理学对创作心理的研究。
补充说明 :
-
20世纪50年代后,信息论、控制论及人工智能学为音乐心理学注入新内容,研究方向转向音乐感知、认知过程及本质。
-
音乐心理学早期以音响心理学为主,20世纪初逐步分离为音乐与心理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