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发展的核心亮点在于以教育数字化为战略突破口,构建高效、公平、个性化的数字教育体系,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依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八大体系”指引,推动教育强国目标系统性跃升。关键路径涵盖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公平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及国际影响力拓展四大维度。
教育数字化已成为驱动全球教育变革的核心动能。中国通过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率先构建了全球领先的智慧教育体系。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用户超1.63亿,浏览量突破608亿,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数字教育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终身教育四大领域,覆盖德智体美劳“五育”全模块,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与优质资源普惠共享。平台通过“四横五纵”结构,推动教育资源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显著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差距。例如,海南2024年平台访问量是2022年的5倍,宁夏近300万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充分验证了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重塑教育模式。“人工智能+教育”不仅优化了教学流程,还催生了双师课堂、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模式,加速了教育评价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智能化升级。
“八大体系”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蓝图,细化了思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领域的改革路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方面,强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大思政课”模式提升实效性。例如,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从2012年的3.7万人增至2024年的11.7万人,教材内容与形态创新同步推进。基础教育体系聚焦“公平优质”目标,深化“双减”政策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与学前教育普及水平。高等教育体系则注重内涵式发展与创新引领,通过分类管理机制与高校央地布局优化,力争培育更多世界一流大学与顶尖人工智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依托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深化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教育数字化行动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从课程设计到考试评价均实现智能化升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集成11万条中小学课程资源、1.1万门职业教育精品课及3.1万门高等教育在线课程,并借助AI技术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助力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模式正经历范式变革,混合式教学与远程协同教研模式逐步普及。智能技术更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显著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效率。例如,“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简化了师生办事流程,AI辅助诊断系统优化了教学质量评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不仅限于国内,中国还通过国际数字教育联盟与世界共享资源与标准,推动全球教育变革。
教育公平性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需依托政策与技术创新实现实质性突破。中国通过筑牢教育新基建,推动100%学校接入互联网并实现超3/4学校的无线网络覆盖,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将优质资源输送至偏远地区,云南寻甸县小学生得以与上海名校师生实时互动。数字教育基座的建设进一步弥合了教育差距,新疆构建的四级联动机制与湖南设立的专项基金有效推动了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资源分配上,更在于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服务。国家平台通过用户画像与数据追踪,为每名学生定制差异化学习方案,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愿景逐步实现。
国际化战略是中国教育迈向全球舞台的关键举措。中国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的推出,使全球学习者可随时获取海量优质资源,中国慕课数量与应用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等平台持续输出中国方案,发布的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已成为国际范本。中国教育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中的排名从第24位升至第9位,标志着中国从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资源出海”“方案出海”的双轮驱动模式,使中外师生在“云端”实现文化交流与知识共享,为全球教育公平注入新动能。
教育发展的未来蓝图已清晰勾勒:以数字化为引擎,以公平与质量为目标,以国际化为纽带,构建支撑国家战略与人民需求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技术的革新需始终服务于教育本质——以人为本,五育并举。唯有坚守初心,才能在国家战略指引下,推动教育强国目标的稳步实现,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