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涵盖文理工商等多学科领域,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3%,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419名,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教师团队以科研创新与教学实践并重,形成“一体两翼”培养体系,助力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
师资结构优化,高层次人才集聚
学校通过“博士工程”“杰出青年基金”等计划持续提升教师水平,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超26%,在读博士231名。团队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获奖者5人,以及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付宏刚、田春贵等国际知名学者。经济学院乔榛教授等省级领军人才在理论经济学领域成果丰硕,民商法学导师团队王歌雅教授等参与国家立法建议40余项,体现学术影响力与社会贡献。 -
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
教师团队主导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如档案学专业负责人任越教授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文书学》。计算机学院推行“党建+课程思政”模式,获评省级师德先进集体;金融学导学思政团队焦方义教授带领学生服务龙江振兴,科研成果转化率显著。近三年导师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就业率达96.97%,多名学生获省级以上荣誉。 -
学科特色鲜明,服务地方发展
理论经济学聚焦东北经济史研究,政治经济学团队深耕绿色生产力理论;民商法学团队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司法领域骨干;信息管理学院教师任越结合档案学专业为地方提供智库服务。化学学科付宏刚教授团队在催化技术领域获国际专利,彰显“产学研”协同优势。
选择黑龙江大学,意味着接受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教育。其教师团队以创新育人模式、前沿科研成果和扎根地方的使命感,持续为高等教育和区域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