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不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二者存在紧密联系,艺术设计专业范畴更广,视觉传达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细分方向之一,以下为你展开介绍。
- 专业定义差异
艺术设计主要研究艺术学、设计学、艺术设计史、软件设计等基本知识与技能,探讨多种形式和载体下的创意设计与艺术表现,就业方向涵盖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例如月饼礼盒包装设计、动漫游戏周边设计、软件操作界面布局设计、室内装饰陈设设计等,相较于视觉传达设计,其涉及范围更广。视觉传达设计被称为平面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平面视觉符号,如文字、插图和标志,来传递给接受者各种信息的设计,主要功能是起到传播和推广的作用,涉及领域包括报纸、杂志、大型网站、产品包装上的各种平面广告,道路两侧的广告牌、灯箱等。 - 课程设置不同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包含《西方现代设计史》《艺术传播学》《艺术管理学》《艺术市场简史》《中国工艺美学史》《中国现代美术理论与思潮》《中国现当代艺术》《西方古代美术史》《设计批评》《软件设计基础》等,部分高校还会按空间环境设计等方向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课程有设计基础、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编排设计等,各校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课程设置会有所不同,例如浙江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分为视觉要素基础训练课程、平面设计类课程、多媒体综合设计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 专业发展历程
2012年新版专业目录将部分专业进行调整,艺术设计专业被细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在此之前艺术设计专业涵盖范围较广。1997年中国教育部确定本科招生学科名称为“艺术设计”,英文翻译为Art and Design,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分类中将“艺术设计”称作“设计艺术学”,国内高校本科招生用教育部学科分类,研究生招生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分类,但内涵上并无显著差异。而视觉传达设计在国内一些院校早就设立,2012年新专业目录后名称更为科学、严谨,蕴含着未来设计趋向。 - 就业方向侧重点
艺术设计就业方向包括广告类企业(广告设计、艺术设计)、城建类事业单位(城市环境设计)、各类企事业单位(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品牌设计、交互设计)等,考研方向为设计学、艺术学理论、艺术设计、美术学等。视觉传达设计就业方向可分为二维平面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书籍装帧、海报设计等)、三维立体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等)、四维设计(舞台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公司推广短片等),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媒体、出版机构、电视台、相关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 院校专业设置体现差异
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众多,不同院校会根据自身优势设置不同培养方向,如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其老牌子、特色专业之一,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教学方法。全国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学共计581所,其中不乏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各院校也会依据自身特色和定位培养学生。
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有明显区别,但也有交叉联系,在选择专业时,考生需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和院校专业特色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