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创始人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锋人物梁文锋,他凭借量化金融背景与技术创新能力,带领团队打造了全球瞩目的高性能AI模型,并以低成本、开源策略颠覆行业规则。 这位湛江籍80后从浙江大学起步,通过幻方量化积累千亿级资产管理经验后,于2023年创立深度求索公司,仅用两年便让DeepSeek跻身世界顶级AI阵营。
-
量化金融与AI的跨界融合
梁文锋的独特优势在于将量化投资中的算法经验迁移至AI领域。早期在幻方量化实现全自动交易系统时,他就展现出对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刻理解。这种跨领域视角使DeepSeek的模型设计更注重实际效能与经济性,例如采用稀疏激活混合专家(MoE)架构,将推理成本压缩至GPT-4 Turbo的百分之一。 -
技术突破的三大支柱
- 开源共享:DeepSeek所有模型均公开权重与训练细节,推动AI技术普惠化。2025年发起的“开源周”计划一次性开放5个核心代码库,被开发者誉为“改变行业生态的壮举”。
- 本土化创新:团队140名成员全为中国本土培养的年轻工程师,通过自研多头潜在注意力(MLA)等机制,在英伟达H800低配GPU集群上完成对标GPT-4o的模型训练。
- 场景落地:从代码生成(DeepSeek-Coder)到数学证明(DeepSeek-Prover),每个模型都针对实际需求优化,例如金融领域的实时数据分析与风险预测。
-
低调实干的企业家风范
梁文锋坚持“技术优先”原则,公司不设公关部门,所有资源聚焦研发。其高中同学透露,他常年保持凌晨三点工作的习惯,亲自参与关键算法调试。这种极致专注使DeepSeek-V3仅用557万美元训练成本便达到国际一线水平,远超同业效率。 -
教育背景与长期主义
吴川一中“高考状元”的扎实数理基础,加上浙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系统训练,塑造了他“用数学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DeepSeek招聘中特别青睐应届生的策略,体现了他“投资未来”的理念——2024年团队中35岁以下成员占比超90%。
当下全球AI竞赛已进入深水区,梁文锋的故事证明:真正的颠覆者往往来自跨界思维与极致性价比的创新。DeepSeek下一步能否持续引领行业,取决于其技术民主化愿景与商业平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