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代
截至2025年4月,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共经历了 10代产品 的迭代,具体划分如下:
-
第一代Core系列
-
代号:Yonah(2010年发布)
-
特点:采用双核心设计,但寿命较短,被Core 2系列取代。
-
-
第二代Core系列
-
代号:Conroe(2011年发布)
-
特点:跨平台架构,包含双核Duo和四核Quad系列。
-
-
第三代Core系列
-
代号:Ivy Bridge(2012年发布)
-
特点:22纳米工艺,集成HD Graphics 4000显卡,支持DX11。
-
-
第四代Core系列
-
代号:Haswell(2013年发布)
-
特点:性能提升显著,4核处理器成为主流。
-
-
后续代数
- 从2015年至今,Intel陆续推出了基于Sandy Bridge(2015年)、Haswell(2016年)、Skylake(2017年)、Kaby Lake(2018年)、LGA 1200(2019年)、Raptor Lake(2020年)、Alder Lake(2021年)、Honeycomb(2022年)等微架构的处理器,均属于 第10代及后续代 ,未单独划分新代号。
说明 :
- 部分资料将第14代酷睿称为“第二代”,这是基于i系列延续性而非严格代数划分。- 第十一代处理器因功能定位特殊(如支持AVX512指令集),常被视作第10代的延伸,但官方未正式更名为“第十一代”。- 早期资料中提到的“酷睿2代”实际为双核Duo和Quad系列,属于第二代Core架构。当前主流消费级产品主要基于第10代及后续代酷睿处理器,而服务器、移动等领域的先进产品则可能采用更早代数但性能更强的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