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英伟达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计、GPU研发及算力产业链领域,包括华为海思、寒武纪、景嘉微等具备核心技术或生态布局的企业,部分公司已实现军用转民用突破或获得资本重点扶持。
-
华为海思
昇腾系列AI芯片技术自主率高达90%,结合鸿蒙系统形成软硬一体生态,超算中心应用验证其算力潜力,但量产与生态推广仍是挑战。 -
寒武纪与沐曦集成电路
寒武纪NPU技术快速迭代,获国家大基金投资;沐曦对标英伟达A100架构,腾讯红杉加持,2025年量产预期强烈,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
景嘉微与龙芯中科
景嘉微依托军用图形显控技术积累,逐步拓展民用GPU市场;龙芯中科自主研发CPU/GPU/DSP多类型芯片,国产化替代路径清晰。 -
产业链合作企业
和而泰、威星智能等通过参股或合作方式绑定摩尔线程GPU,涉及芯片供应、智算中心建设及封装测试,推动国产GPU落地应用。
随着AI算力需求激增,这些企业通过技术突破、资本助力或生态协同加速替代进程,但需关注量产能力与市场验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