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火蔓延主要受气候干燥与人为违规用火双重影响,2025年春季已引发多起火灾,过火面积超百亩,威胁生态与居民安全。关键问题包括:祭祀用火失控、农事烧荒不慎、干旱助长火势,需强化源头管控与科技防火手段。
-
人为因素成主因。清明期间,河池、桂平等地因祭祀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引发山火,如4月8日金城江火灾过火180亩;合浦县村民未熄灭爆竹残留火种致3月20日林地火灾,嫌疑人被刑拘。农事活动中烧荒跑火同样频发,平南县1月9日因烧荒引燃杂草酿灾。
-
气候干旱加剧火势。2025年广西降雨偏少,梧州、玉林等地火线蔓延迅速,4月15日玉林卖酒镇山火逼近民居,需连夜转移群众。干燥天气叠加大风,使零星火源快速扩散,如南宁五塘镇4月16日火情与少雨直接相关。
-
空地协同防控见效。广西启用105架无人机巡护,通过空中喊话劝阻违规用火130余起;河池大化县利用无人机集群投水扑灭悬崖火,较传统方式提速12小时。地面设5600个检查点严防火种入山,但偏远地区仍存监管盲区。
-
法律震慑与教育并重。平南县2024年多起案例中,违规用火者被警告、罚款或刑拘,但需持续通过“以案释法”提升意识。林业部门开展“五进”宣传,但部分村民仍存侥幸心理。
总结:遏制山火需严控火源、升级监测技术,同时推动祭祀方式转型(如环保祭品)。公众应摒弃陋习,主动报告火情,共护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