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达87.22万人(不含科研院所及推免生),较上年增加1.3万人,增幅放缓至1.5%。专硕占比近70%,成为绝对主力,而学硕招生规模连续两年收缩。在报考人数下降至388万的背景下,录取竞争压力有所缓解,但热门院校与专业的内卷现象依然突出。
-
招生规模稳中有增,结构性调整明显
全国高校统考招生计划连续六年增长,但2025年涨幅为近三年最低。专硕招生60.2万人(占比68.99%),增幅3.3%;学硕缩减至27万人,降幅2.22%。多所高校扩招幅度超5%,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录取人数同比激增39.51%,安徽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校增幅均超7%。 -
专硕主导趋势强化,理工科占比六成
国务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案》推动专硕占比从2024年67.8%提升至68.99%,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扩招显著。工学门类招生31.3万人,占总量36%,医学、管理学紧随其后。非全日制招生规模稳定,但社会认可度仍待提高。 -
报考降温与区域分化并存
全国报考人数较2024年减少50万,但中西部院校录取率高于东部。安徽财经大学等校一志愿录取率超75%,而“双一流”高校推免比例持续走高,部分专业统考名额压缩。冷门院校出现“逆向考研”现象,反映考生择校更趋务实。 -
质量导向下的政策新动向
教育部强调“严进严出”,多校延长专硕学制至3年并提高论文标准。临床医学、材料化工等国家战略急需专业扩招力度最大,人文社科类录取率不足20%,竞争分层加剧。
考生需关注目标院校的实际录取数据与专业冷热变化,避免扎堆热门。未来招生规模或维持3%-5%低速增长,专硕学费上涨可能进一步影响报考选择。理性评估自身优势与行业需求,方能把握扩招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