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学历的最新政策聚焦于规范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含金量,并推动教育公平。2025年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统一更名为“非脱产”,学制普遍延长至3-4年,医学等专业限制函授招生,同时加强前置学历审核与学位授予标准,确保学历教育的透明度和质量。政策明确要求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学历享有同等效力,反对就业歧视,鼓励社会人士通过多元化途径提升学历。
-
继续教育形式改革
自2025年秋季起,“函授”“业余”等名称统一调整为“非脱产”,入学需通过成人高考,并统一毕业证书标准。部分院校新增30%线下面授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制延长导致学费上涨,但提升了教育质量与学历认可度。 -
专业与招生优化
医学、艺术类等专业招生受限,需经教育部审核;会计、电子商务等“过热”专业被压减。高校继续教育专业需与全日制专业对应,独立成人高校原则上不得新增国控专业,推动教育资源向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紧缺领域倾斜。 -
审核与考试趋严
前置学历审核采用全国联网系统,杜绝非正规升学。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期上浮,考试难度增加,院校招生规模缩减,体现“少而优、小而精”导向。 -
教育公平与就业平等
政策明确反对学历歧视,非全日制学历在就业、考公考编中与全日制同等对待。全国两会提案呼吁将“学历歧视”入法,建立投诉机制,保障继续教育毕业生权益。
提示:社会人士提升学历需关注政策动态,合理规划学习路径,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院校与专业。政策变化旨在优化教育生态,长远看将增强学历的竞争力与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