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监测户可享受涵盖产业帮扶、就业援助、综合保障等多维度的精准政策支持,核心包括动态识别机制、“缺什么补什么”的个性化帮扶方案,以及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措施。
-
动态识别与申报机制: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标准(如6500-9500元)或存在“三保障”问题的农户,可通过村委申请、电话申报或扫码政府平台提交需求,经入户核查后纳入监测范围。
-
产业与就业帮扶:
- 产业支持:提供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补贴,组织技能培训,联动企业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 就业援助: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助(最高1000元/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弱劳动力群体。
-
教育医疗兜底:
- 子女就读中高职院校可获“雨露计划”补助(最高5000元/年),大病患者享受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报销比例最高达85%。
- 住房安全方面,危房改造补助可达5万元/户,饮水问题纳入应急保障。
-
金融与社会保障:
- 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全额贴息**,无劳动能力家庭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突发困难户可申请临时救助。
提示:政策实施强调“扶志扶智”,鼓励监测对象通过技能提升自主脱贫,同时需注意动态退出机制——收入稳定超标或风险消除后将终止帮扶,但可重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