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全国性IT学科竞赛,涵盖软件类、电子类和青少年创意编程组三大类项目,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之一,面向高校学生及中小学生,侧重算法能力、硬件设计及编程基础培养。
蓝桥杯分为软件类、电子类及青少年创意编程组三大核心项目。软件类主要考察编程语言(如C/C++、Java、Python)的算法设计与实现,包含数据结构、动态规划等高阶知识,下设C/C++、Java、Python等多个子赛道,评分细则因语言特性调整;电子类聚焦硬件开发与嵌入式系统,涉及电路设计、单片机编程及物联网技术,侧重实操能力;青少年组则面向中小学生,按年龄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组,注重逻辑思维启蒙与基础编程能力培养,逐步从Scratch图形化编程进阶至Python算法实现。三类项目在赛题设计上差异显著,软件类注重代码效率与问题分析,电子类强调硬件调试与工程实现,青少年组侧重培养兴趣与基础技能。
蓝桥杯自2010年(大学生组)及2016年(青少年组)举办以来,已成为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IT赛事之一,1900余所高校及120万+选手参与,连续五年入选教育部白名单。其竞赛体系包括校内选拔、省赛、国赛三级流程,青少年组近年调整为选拔赛(STEMA)→省赛→国赛,优胜者可跳级参赛。奖项设置覆盖全国一、二、三等奖及省赛优秀奖,获奖经历在升学、就业中具备竞争优势。STEMA作为独立测评体系,与蓝桥杯省赛关联但仍存在选拔功能,优胜者可直接晋级国赛。蓝桥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其认证被视为衡量选手综合技术水平的权威指标,尤其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及编程爱好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亦是教育部门认可的白名单赛事之一,广泛用于学科竞赛履历积累及高校招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