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的创始人是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kh Altshuller),他通过分析数百万份专利总结出创新规律,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发明问题解决方法论,被誉为“TRIZ之父”。 阿奇舒勒在14岁就获得首个专利,20岁时创立TRIZ理论的核心框架,其核心思想包括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矛盾解决原理和理想化最终结果,使创新从依赖灵感转向可复制的科学方法。
阿奇舒勒的贡献可归纳为三点:
- 专利研究的革命性突破:他分析全球250万份专利,提炼出40个发明原理和39个通用参数,构建了矛盾矩阵等工具,将创新过程标准化。例如,通过“分割”“逆向思维”等原理,快速解决技术矛盾。
- 理论体系的完整性:TRIZ包含技术进化预测、物场分析、ARIZ算法等模块,覆盖从问题定义到解决方案的全流程。阿奇舒勒提出技术系统会经历“婴儿期到退出期”的进化,帮助企业制定研发策略。
- 教育普及的推动:他在苏联建立TRIZ学校,培养大批创新专家。冷战结束后,TRIZ经欧美推广成为全球创新方法论,广泛应用于航天、制造等领域。
当前,TRIZ理论仍被波音、三星等企业用于产品研发。掌握其核心工具如矛盾矩阵和分离原则,能显著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效率。若想深入学习,建议从40个发明原理入手,结合案例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