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考志愿填报采用平行志愿模式,本科批和专科批均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规则,考生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有效提升录取公平性和考生选择权。
-
平行志愿的核心规则
春季高考平行志愿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基本单位,每个志愿独立投档,取消专业调剂。投档时按考生位次(总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检索,一旦符合某志愿条件即投档,后续志愿自动失效。这种模式确保高分考生优先录取,同时减少“滑档”风险。 -
志愿填报数量与策略
本科批和专科批每次最多填报96个志愿,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单独设60个志愿。考生需遵循“冲稳保”原则:前段填报略高于自身位次的志愿,中段匹配实际水平,末段选择保底志愿。填报时必须确保专业类别与考试类别一致,跨类别填报无效。 -
投档后的关键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仅一次投档机会,若因体检不合格等原因退档,无法参与本轮后续志愿投档,需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考生需提前核对院校专业的体检、单科成绩等特殊要求,避免退档风险。
总结:春季高考平行志愿优化了录取流程,但考生需精准定位位次、科学填报志愿顺序,并仔细阅读招生章程,确保志愿有效性。建议结合往年录取数据和个人兴趣,最大化利用96个志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