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五种角色是生、旦、净、末、丑,这一分类体系在多个来源中均有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一、生行
-
定义
生行是戏曲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泛指净、丑之外的男性人物,最早见于宋元南戏。
-
分支类型
-
老生 :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如帝王、儒雅文弱者,又称须生或胡子生。
-
小生 :多指年轻英俊的男性角色,如书生、少年。
-
红生 :专指勾红脸谱的老生,如关羽。
-
武生 :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如武将、侠客。
-
娃娃生 :剧中儿童角色。
-
二、旦行
-
定义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包括不同年龄、性格和身份的女性。
-
分支类型
-
青衣(正旦) :端庄严肃的正派人物,多为贤妻良母或贞节烈女。
-
花旦 :活泼泼辣的青年或少妇。
-
刀马旦 :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女性。
-
老旦 :老年妇女,分唱功老旦和做功老旦。
-
贴旦/闺旦 :侍女、少女等身份女性。
-
三、净行
-
定义
俗称花脸,以色彩斑斓的脸谱为特征,表现粗犷豪迈或阴险毒辣的性格。
-
分支类型
-
正净 :表现忠勇刚毅的武将或神仙。
-
副净 :性格阴险的反派角色。
-
武净 :擅长武艺的武将。
-
四、末行
-
定义
多为中年以上男性,常挂须,后归入生行。在北杂剧中称“末泥”或“末尼色”,与“生”同义但作用不同。
-
分支类型
-
老生 :如前所述。
-
末 :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如臣子、太监。
-
老外 :老年男性角色。
-
五、丑行
-
定义
男女皆可扮演,以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为特征,分为文丑(文人儒生)和武丑(擅长武技)。
-
分支类型
-
文丑 :如方巾丑(儒生)、司寇丑(官吏)。
-
武丑 :表演跌打滚翻等武技。
-
补充说明
-
脸谱与性格 :净行脸谱色彩丰富,象征性格特征;生行素脸,旦行粉黛,丑行夸张变形。
-
表演特点 :生行以唱工为主,旦行以做功(身段、台步)见长,净行以念白和动作幅度取胜。
以上分类综合了京剧及其他剧种的特点,不同剧种在具体表演上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