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会计科目分类及明细表是企业财务核算的核心工具,涵盖6大类162-167个科目,按流动性/期限细分资产与负债,新增合同资产等科目适应新收入准则。掌握其分类逻辑和编码规则,可显著提升账务处理效率与合规性。
-
资产类科目
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1001)、银行存款(1002)、应收账款(1122)等,非流动资产含固定资产(1601)、无形资产(1701)。贵金属(1431)、消耗性生物资产(1421)为行业专用科目,需根据企业性质选用。 -
负债类科目
短期借款(2001)、应付账款(2202)属于流动负债,长期借款(2501)为非流动负债。保险责任准备金(2702)、保户储金(2711)体现金融行业特性,需严格区分还款期限。 -
共同类科目
清算资金往来(3001)、衍生工具(3101)等具有资产/负债双重性质,期末需按余额方向重分类,常见于金融企业。 -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实收资本(4001)、盈余公积(4101)反映资本构成,未分配利润(4104)关联利润分配,需与利润表科目勾稽。 -
成本与损益类科目
生产成本(5001)、制造费用(5101)归集产品成本,合同履约成本(5477)为新收入准则新增科目。损益类中主营业务收入(6001)与资产减值损失(6701)影响利润。
提示:科目选择需匹配行业特性,如建造承包商使用“工程施工(5401)”,农业企业需启用生物资产科目。定期核对明细科目余额,确保与总账科目逻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