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局抽检流程是保障商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的核心监管手段,其核心环节包括计划制定、随机抽样、检验实施、结果公示及后续处置。抽检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确保公正透明,并通过信用分类监管提升效率。
-
计划制定与名单抽取
抽检前需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商品类别、检验项目及区域分布。通过系统随机抽取市场主体名单,避免人为干预。定向抽查针对特定行业或高风险商品,不定向抽查则覆盖全行业,形成监管全覆盖。 -
现场抽样与检验
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或第三方机构人员执行抽样,出示委托书并记录抽样过程。样品送至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依据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检测,重点检测安全性、合规性等关键指标。 -
结果公示与复检
检验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开,不合格报告需送达被抽检方,允许15日内申请复检。复检期间暂停销售,确认不合格后责令下架并追溯生产源头。 -
后续处置与信用监管
对不合格商品立案查处,并开展全区同类商品清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将面临重点监管,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
市场监督局抽检通过科学流程与公开机制,既规范了市场秩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透明可信的质量信息。企业应积极配合抽检,主动提升产品质量,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