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偏南,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接江苏、浙江,西连河南、湖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其地理位置兼具南北过渡特征,长江、淮河横贯全省,形成三大自然区域。以下是详细解析:
-
区位坐标与邻省关系
安徽省地处北纬29°41′~34°38′、东经114°54′~119°37′,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通过地图可清晰看到:- 东部与江苏、浙江无缝衔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西部通过大别山区与河南、湖北接壤;
- 南部以黄山山脉与江西为界;
- 北部平原与山东、河南相连,是华北平原南延部分。
-
自然地理分界标志
- 长江流经皖南,沿岸有马鞍山、芜湖等港口城市;
- 淮河横穿皖北,划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 新安江流域连接浙江,形成皖南生态屏障。
-
交通枢纽地位
作为华东腹地枢纽,安徽拥有:- 京沪、合福高铁十字交汇于合肥;
- 长江黄金水道串联沿江城市群;
- 芜宣机场等空港强化区域联通能力。
-
经济区位价值
- 合肥都市圈辐射中部;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 皖北平原保障粮食安全。
从地图上看,安徽形状呈斜向四边形,省会合肥近乎几何中心。其"左右逢源"的位置使其成为长三角产业转移首选地,同时保留中原文化底蕴。建议结合卫星地图观察地形与城市分布,更能理解其"跨南越北"的独特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