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拥有钴弹的国家是英国。这种被称为“末日武器”的核装置通过在原子弹外层包裹钴59,爆炸后产生致命的钴60放射性尘埃,其半衰期长达5.27年,伽马射线可穿透大气层造成全球性污染。关键亮点:英国在1950年秘密试验钴弹后因辐射危害过大而终止,成为唯一实际研发该武器的国家,但当前国际共识认为钴弹仍停留在理论阶段。
-
钴弹的原理与恐怖威力
钴弹利用核爆中子冲击钴59转化为钴60,释放的伽马射线能破坏生物DNA,且辐射持续数十年。一枚在平流层引爆的钴弹可能污染整个欧洲,甚至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全球。3克钴60需半吨铅屏蔽,而钴弹的辐射尘埃可使目标区域百年内无法居住。 -
英国的秘密试验与历史争议
1950年,英国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在政府支持下完成钴弹初步测试,但因计算显示辐射将扩散至整个欧洲而紧急叫停。这一试验使英国成为唯一实际触碰钴弹的国家,但也暴露其不可控性,后续各国均未推进研发。 -
当前国际现状与技术瓶颈
尽管理论上任何拥核国均可制造钴弹,但原料(高纯度钴)稀缺且国际舆论压力巨大。联合国明确禁止此类“脏弹”研发,现有核武器条约也将其排除。比利时、中国等国的钴资源虽丰富,但无公开证据表明其拥有钴弹实体。 -
伦理与战略价值的双重否定
钴弹的“同归于尽”特性削弱了军事价值——污染区域无法占领,且使用者自身难逃辐射影响。其反人类属性也导致道德谴责,如美国空军曾研究后放弃部署,转而聚焦可控核威慑。
总结:钴弹的毁灭性远超实用意义,英国的历史尝试警醒人类平衡技术与伦理。当前全球更需警惕核扩散风险,而非追逐理论中的“末日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