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能赔10套房子的核心原因在于政策补偿标准、房屋面积基数大以及地方安置方案优惠三者的综合作用。以下是具体分析:
-
政策补偿标准差异
不同地区拆迁政策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按“拆一还一”或更高比例补偿。若原房屋面积较大(如多层自建房或商业房产),按面积折算后可能直接获得多套安置房。例如,一套500㎡的房屋按1:1.5补偿,理论上可置换750㎡的安置房,若每套安置房75㎡,则对应10套。 -
房屋性质与面积基数
农村宅基地或城中村自建房通常占地面积广,且部分区域允许加盖多层。拆迁时若按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叠加附属物(如院落、阁楼)补偿,总补偿面积可能远超普通住宅。商业用房或厂房拆迁补偿标准更高,进一步增加套数可能。 -
地方安置方案倾斜
部分城市为推进重点项目,会提供额外奖励或优惠。例如,提前签约奖励面积、人口安置补贴(按户籍人口分配)等。若家庭人口多或符合特殊条件(如贫困户、军属),可能叠加政策红利,最终获得超常规套数。
总结来看,拆迁获赔10套房并非普遍现象,而是政策、面积、地方优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具体案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