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论文改写成小论文发表是学术界的常见做法,但需遵循内容精简、重点突出、符合期刊规范等原则,同时避免自我抄袭和版权风险。 核心在于提炼原创研究的核心价值,调整结构适应期刊要求,并确保学术伦理合规。以下是关键要点:
-
内容聚焦与结构调整
小论文需围绕大论文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展开,删除冗余背景或次要分析。例如,将学位论文中多个研究问题压缩为1-2个核心问题,方法部分仅保留关键步骤,结果部分优先展示直接支持结论的数据。讨论部分需紧扣核心发现,避免过度延伸。 -
格式与篇幅适配
期刊通常要求摘要不超过250字,正文控制在3000-5000字。需大幅精简文献综述(仅保留直接相关研究),合并或删减图表,参考文献仅引用文中提及的文献。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是调整格式的金标准。 -
学术伦理与版权合规
若大论文已公开(如收录至知网),需在小论文中明确引用并说明改写情况,避免被查重系统误判。若涉及合作数据或导师课题,需获得授权。使用他人大论文(如师兄师姐的成果)则必须取得书面许可并实质性改写。 -
提升EEAT可信度
作者署名需体现真实学术背景(如“XX大学博士”),方法部分强调研究设计的严谨性,引用最新权威文献佐证观点。若研究涉及敏感领域(如医疗、金融),需声明利益冲突并附数据来源证明。
提示:投稿前与导师或同行确认小论文的独立价值,优先选择与研究主题匹配度高的期刊,并在Cover Letter中简要说明与大论文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