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科是否会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身份?关键结论是:多数高校规定挂科会暂时取消积极分子资格,但补考通过或后续学年表现优秀仍有机会重新申请。
-
挂科直接影响积极分子资格
高校入党名额竞争激烈,通常要求学业成绩达标。挂科会被视为未完成学习任务,多数学校会暂停积极分子的培养流程,甚至取消当学年评选资格。例如,部分高校明确要求积极分子“无不及格课程”,挂科即不符合基本条件。 -
补考或重修后的补救空间
若补考通过或重修合格,部分学校允许恢复积极分子资格,但需重新提交申请并接受考察。需注意,补考成绩可能仅按及格分计算,且成绩单仍会标注“补考”记录,可能影响后续评选的竞争力。 -
后续学年的重新申请机会
挂科仅影响当学年的积极分子资格。若后续学年成绩优异、综合表现突出(如获得奖学金、参与志愿服务等),仍可重新被列为培养对象。例如,大二挂科可能失去大二学年的资格,但大三未挂科则有机会再次参评。 -
不同高校的政策差异
部分院校对挂科容忍度较低,可能直接终止培养;也有学校更注重综合表现,允许通过突出贡献(如科研获奖、重大公益活动)弥补成绩短板。建议直接咨询所在学院的党支部或辅导员获取具体规则。
总结:挂科并非彻底“封死”入党之路,但会短期内阻碍进程。优先通过补考挽救成绩,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竞争力,才能最大化争取后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