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装充电桩确实存在套路,主要集中在“免费范围模糊”“隐性收费项目”和“物业沟通成本”三大问题上。以下是具体分析:
-
“30米免费”的隐藏限制
多数商家宣传的“30米内免费安装”实际指电表到充电桩的直线距离,而非配电室到车位的总长度。若电表需安装在公共配电室,实际布线可能远超30米,超出部分按每米几十元收费。部分用户因电表位置不合理,甚至面临“1米免费、剩余自费”的尴尬局面。 -
扩容费与材料升级费
老旧小区若电力容量不足,物业可能收取数千元“扩容费”,尤其当充电桩接入小区电网时。若线路需升级(如超过100米需10A线缆)或安装立柱、防水箱等配件,费用通常由用户承担。 -
物业配合成为关键变量
物业态度直接影响安装进度,部分物业以“电容不足”“安全隐患”为由拒绝,甚至要求额外“打点”。提前沟通并保留书面同意文件至关重要,避免后期纠纷。 -
捆绑销售与兼容性风险
部分4S店赠送的充电桩仅适配特定车型,若更换车辆可能需要重新购买设备。第三方充电桩虽价格低,但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充电效率下降。
建议用户签约前明确免费条款、要求书面报价,并提前与物业、电力公司核实安装条件,避免被“免费”噱头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