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离婚赔偿新规主要在财产分割、损害赔偿及家务补偿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具体规定如下:
一、财产分割原则与调整
-
共同财产界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房产、车辆、债务等均属共同财产,无论登记在谁名下。 - 父母出资购房:若无明确约定,法院会综合考虑婚姻时长、共同生活等因素判定归属及补偿金额。
-
过错方财产分割
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过错方不会直接净身出户。法院会酌情减少过错方财产份额,例如:
- 重婚、同居、家庭暴力等重大过错行为。
-
隐藏/转移财产处罚
一方故意隐瞒、转移财产将受严惩,法院可能依法少分或不分财产。
二、损害赔偿标准与请求时机
-
赔偿情形
包括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 - 家庭暴力需提供报警记录、医疗证明等证据。
-
赔偿金额计算
-
一般性精神损害:1000-3000元;
-
严重精神损害:3000-5000元;
-
特殊情况:根据侵权情节、后果及当地经济水平酌定。
-
-
请求时效
-
协议离婚:需在离婚登记后1年内提出;
-
诉讼离婚:被告可在离婚后1年内单独起诉。
-
三、其他重要变化
-
家务补偿条款
首次明确全职主妇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等负担较多义务的,可请求补偿,补偿方式包括现金或财产分配。 - 计算依据:婚姻时长、家务劳动时长及双方收入水平等。
-
子女抚养权新倾向
8岁以上孩子意愿成为判定抚养权的重要参考,同时父母经济能力、抚养条件等也会被考量。
-
诉讼程序优化
简化离婚流程,优先调解,缩短审理时间,提高司法效率。
四、注意事项
-
赔偿请求需提供充分证据,如重婚证据需婚姻登记记录,家暴证据需医疗或报警记录等。
-
若协议离婚时未主张赔偿,后续无法单独起诉。
以上新规体现了对婚姻中无过错方权益的进一步保护,同时强化了对财产隐藏行为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