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单数,需抬送,红包随习俗
男方在婚礼中拿嫁妆的讲究主要涉及物品选择、包装方式、运输礼仪及后续习俗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物品选择与包装
-
禁忌物品
陪嫁中需避免床、锅、钟等生活用品,以免影响新婚生活。 若包含家具,建议选择轻便的桌椅或被褥类,便于搬运。
-
传统陪嫁
常见陪嫁包括衣物(红被子、鞋袜)、生活用品(脸盆、茶杯)及象征吉祥的物品(红花生、红枣、桂圆、五红鸭蛋、爆米花)。部分富贵家庭会陪送土地或店铺,需用土坯或招牌装饰。
-
特殊容器
使用红色脸盆装鞋袜、花生等,另置一桶米和红枣、桂圆,两桶均覆盖红布和红喜字,象征生活富足。
二、运输礼仪
-
车辆装饰
所有陪嫁及运输工具需系红绸布,车辆和人员需为双数,寓意“双宿双归”。 若为抬送,可用扁担或抬杆,富家可能雇佣多人协同。
-
人员安排
由新郎或亲友组成迎亲队,通常为双数。若新娘直系亲属不宜参与,可委托近亲男童(如胞弟)押送嫁妆箱柜。
三、后续习俗
-
谢妆仪式
新郎需到女方家行叩首礼,表示感谢,礼毕方返程。 若有土地或店铺,新郎需当面感谢女方家庭,并承诺妥善使用。
-
红包与回礼
- 送嫁妆时,女方长辈会给随行人员发红包(如铜元、角票),金额根据当地习俗而定。 - 嫁妆回娘家时,男方可携带部分嫁妆物品(如衣物、红包)回赠,但需与新娘协商。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彩礼与嫁妆平衡 :部分地区嫁妆金额与彩礼相当,部分则更高,需结合家庭经济情况协商。- 地域差异 :如北方多陪送家具,南方更倾向生活用品;沿海地区可能包含海鲜或特色手工艺品。以上习俗需结合当地传统与家庭习惯灵活调整,核心原则是体现吉祥寓意与双方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