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初中必背的十篇古文推荐,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而成:
一、《论语》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孟子》
-
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出师表》(诸葛亮)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四、《岳阳楼记》(范仲淹)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五、《桃花源记》(陶渊明)
-
陶渊明寻陆鸿渐居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复前行,欲穷其林,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六、《醉翁亭记》(欧阳修)
-
山间朝暮四季景不同,春花秋月冬雪时序美。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七、《爱莲说》(周敦颐)
-
荷叶田田,映日荷花别样红。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八、《小石潭记》(柳宗元)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岩。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九、《陋室铭》(刘禹锡)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陋室铭以自居,惟吾德馨。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十、《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
永和九年,苏东坡夜游承天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四月清和,夜凉如水,竹林深处,人声鼎沸。
-
此时无声胜有声,惟见江心秋月。
补充说明 :
-
《论语》《孟子》为儒家经典,侧重伦理与哲学思想;
-
《出师表》《岳阳楼记》等篇幅较长,建议结合注释梳理脉络;
-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蕴含隐士情怀。
建议结合教材配套注释和古诗文诵读工具辅助记忆,长期积累可提升文言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