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代码是填报志愿时识别院校的唯一数字标识,分为教育部统一编制的5位国标代码和各省考试院编制的4位省编代码。关键点包括:国标代码全国通用(如北京大学10001),省编代码因省份和年份而异;考生需以本省当年公布的代码为准,避免因代码错误导致志愿失效。
-
代码的构成与作用
招生代码如同高校的“身份证”,教育部5位代码(如清华大学10003)用于全国统一管理,而各省4位代码(如山东省A003)专用于本地志愿填报。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的代码可能不同,例如北京大学在北京市的省编代码为0001,在山东省可能为A001。 -
权威查询渠道
国标代码可通过教育部官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省编代码需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高校招生简章或官方志愿填报平台获取。第三方工具(如圆梦志愿APP)可辅助查询,但需以教育部门官方数据为准。 -
填报注意事项
代码每年可能调整,例如2025年部分高校专业代码新增“人工智能”类别。考生需核对最新招生目录,避免使用过期代码。若填报时显示“无效代码”,应立即联系当地考试院核实。 -
常见混淆与解答
专业代码与院校代码不同,前者为6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后者为4位或5位。独立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母体学校(浙江大学)代码完全不同,需特别注意区分。
提示:招生代码是志愿填报的“关键钥匙”,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反复核对,确保精准匹配心仪院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