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已于2019年4月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并通过特色产业转型发展为安徽省西北部经济强县。2023年其地区生产总值达530.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4年增长134%,形成医药制造、发制品、现代农业等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之一。
-
脱贫时间与依据:2019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此前,该县通过产业扶贫、光伏发电、小额信贷等举措,将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43%降至2019年的2%以下,符合国家脱贫标准。
-
经济跨越式发展:依托“一乡一业”模式,太和县打造了医药制造(全国知名集散地)、发制品(占全国原料市场70%)、薄荷种植(38万亩全球最大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制品年交易额60亿元,带动8万人就业;“太和板面”年行业收入超100亿元,成为富民产业标杆。
-
民生与基础设施提升:高铁太和东站2019年投用,形成“双铁路”交通网;2024年居民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教育医疗水平居全省县域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8410元增至2024年19662元,翻倍增长印证脱贫实效。
-
乡村振兴持续深化:通过巩固光伏收益(年发电1971万度)、开发公益岗位(5403个)、消费帮扶(销售农产品3.92亿元)等措施,2023年新识别监测对象仅390户,未出现规模性返贫。
当前,太和县正加速培育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业,2024年战新产业占比达47.8%。其从贫困县到经济强县的转型路径,为县域发展提供了“特色产业+民生保障+长效帮扶”的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