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三师45团近年来以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为核心,通过光伏新能源、高标准农田改造、盐碱地开发等重大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成为南疆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
光伏产业点亮绿色发展
依托年均2800小时以上的日照资源,45团建成总装机规模83万千瓦的光伏矩阵,其中广东能源集团投资的75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每年可发电14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85万吨。项目通过“农光互补”模式,提供固定就业岗位42个,并带动本地居民参与光伏板维护,实现“阳光收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
高标准农田助力农业现代化
2025年启动的4.26万亩优质棉基地改造项目,涵盖田块整治、高效节水灌溉和防护林建设,预计提升棉花单产与品质。团场通过套种茴香、辣椒等经济作物和枣园养鸡的循环经济模式,每亩增收80-100元,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
盐碱地开发激活生态经济
引入社会资本探索芦竹种植,5.1万亩盐碱地通过耐旱植物固沙降碱,并延伸至饲料加工、生物质能源产业链。此举既缓解荒漠化压力,又为职工开辟增收新路径,形成“以产业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民生工程夯实幸福根基
投资6.5亿元完成15个连队抗震安居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天然气入户、道路硬化全覆盖。连队环境整治与庭院经济结合,如八连发展辣椒订单农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人居环境与收入水平同步改善。
从戈壁荒滩到产业绿洲,45团通过创新驱动与政策扶持,正书写着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边疆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