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下辖8个农牧团场(181-190团),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和塔城地区,师部驻北屯镇,固守250多公里边境线,兼具戍边与农业生产双重职能。
-
核心分布区域
农十师团场沿阿勒泰、塔城两地区布局,覆盖中哈、中蒙边境,其中185团、186团、183团青河独立营及181团(夏牧场)直接驻守边境一线,形成以师部北屯为中心的辐射状战略格局。 -
团场功能与特色
各团场以农业为主,兼顾工业与戍边。例如184团是唯一跨地区团场,位于和布克赛尔县;185团、186团因1962年“伊塔事件”设立,承担“三代”任务(代耕、代牧、代管),同时发展膨润土、毛纺等工业。 -
地理与交通优势
师部北屯为交通枢纽,连接216国道及多条省道,距乌鲁木齐620公里,是通往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及新疆北部的重要节点。团场多位于高纬度(北纬46°-48°),地形以盆地、草原为主,适宜农牧业。 -
人口与经济概况
总人口约7.8万,团场职工通过种植、养殖及加工(面粉、酿酒等)实现自给,累计上交税金超2亿元,体现“屯垦戍边”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农十师团场不仅是边疆稳定的屏障,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分布与职能深刻反映了兵团“兵地融合”的独特模式。